3月14日,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大会召开。市委书记郑光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工业强省建设推进大会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会精神,深化落实省“1269”、市“6313”行动计划,突出工业当先、制造业为重,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建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为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强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余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市委副书记、市长方向军主持。省工信厅副厅长辛清华出席并讲话。市领导廖良生、林愚、舒永忠、李冰平,新余学院副院长刘力恒,新钢集团副总经理胡静,市政府秘书长傅强出席。
会议通报了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2024年实施情况和2025年工作安排。市工信局、市科技局、高新区、分宜县、渝水区、新钢集团、赣锋锂业、市数投公司分别发言。
郑光泉指出,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坚持大抓工业的鲜明导向,奋力推动工业经济回升向好,“6313”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产业链群提能升级,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项目建设加速突破,企业培育焕新提质,工业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郑光泉强调,新余的发展潜力在工业、希望在产业,工业兴则新余兴,产业强则新余强。从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看,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从稳住全市经济增长大盘看,工业始终是我们的基础支撑。从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格局看,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始终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全市上下必须从全局高度、长远角度,深化对工业发展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树立战略眼光,把握趋势大势,增强信心决心,凝聚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强市的共识共为,推动工业强市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郑光泉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强市的四梁八柱。壮大产业链群,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做响“投资新余”品牌,强攻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把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重点,深入开展研发投入攻坚行动,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谋划发展未来产业。加强企业梯次培育,支持链主企业做强做大,推动中小企业培优育新,加强工业企业升规入统。强化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持续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郑光泉强调,要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塑造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强市的新质动能。分类施策靶向攻坚,分层次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分行业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标杆企业,发挥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完善服务体系,鼓励引导本地数字化转型能力突出的企业组建专业服务机构,引进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强化政策金融支持,抓好政策兑现与落实,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
郑光泉强调,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营造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强市的浓厚氛围。优化推进机制,实行“三领三挂”责任制,深化产业链链长制,深入推进“三服务”专项行动。优化要素保障,夯实人才、金融、用地、用工支撑。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三争三拼”,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增值化等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调度机制,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抓工业经济能力水平。
方向军在主持时指出,要提高站位、抢抓机遇,坚定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强市的信心决心,深化落实“6313”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加快培育产业与企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实施产业链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和工业企业入规专项行动。加快推动创新与转型,深入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大力推进智改数转和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项目与招商,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打响“投资新余”品牌。要压实责任、密切配合,认真落实“三领三挂”责任制和产业链链长制,凝聚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强市的强大合力。
辛清华表示,新余是一座新型工业城市,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动能充沛,富有工业基因,工业发展思路清晰、后劲充足、数转较快、格局喜人、氛围浓厚,在全省具有典型代表性。要全力稳定工业经济运行,强化运行监测协调服务,大力梯度培育企业。要加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化“三化”工作法,“点线面”一体化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要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体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培育。要着力打造更加优化的产业生态,全面增强生产要素保障,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会前,与会领导参观了全市及各县(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展。